四十岁那年,我重新学习如何去爱,去珍惜,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蔡吉娣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6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电话铃声在屋内回响,我放下手中的活,拿起听筒。

那头传来朋友的声音,语速急促:你听说没有,杨老师去世了!” 我愣在那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我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杨老师,他究竟是谁?

我努力搜索记忆,终于想起,原来是我极为敬重的散文家,我常看他的文章,却鲜少提起他的真名,这下子一时半会儿竟认不出这位良师益友。

朋友见我长久不出声,轻声叹了口气,慢条斯理道:老人在郊区的宾馆里突发心病,找了医生,过了两个钟头,才惨淡离世。”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深渊,仿佛失去至亲的痛苦。我想起上次和杨老师通话的场景,他爽朗的言语,亲切的语气,怎么就这样匆匆离场,不与余生值得欣赏的文章和歌声相伴了呢?

我和杨老师素未谋面,却通过几度电话交谈已建立起深厚情谊。

当年我初出茅庐,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提笔写信联系上他,请求他为我们杂志撰写几篇文章。出乎意料,杨老师爽快应允,不久就寄来三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他的鼓励给我了一剂强心针,让我逐渐熟练这份工作。此后,杨老师成为我们杂志的常客作家,我们也会在电话里聊聊天,谈些写作之外的琐事。

去年,我心情极度低迷,忽接杨老师来电,我忍不住向他倾诉烦恼。他的安慰和指点给我一剂定心丸,我终于走出那段阴霾,重拾斗志。

我曾向他表达过探访的愿望,他也爽快邀我前去,但因故未能成行,这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总以为还有很长时间相伴,却不晓得何时便要告别。

我放下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杨老师的离世,好像带走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决定出门走走,也许可以轻松轻松心情。正巧遇上一位老友,他见我面不好,关切地询问。我告诉他杨老师的噩耗,老友也感到震惊,他说:杨老师的文章,给了我许多人生的益处,他的离世真是我们的损失。”

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我们来到一家茶馆,点了茶水,聊起杨老师的事迹。老友说起杨老师生前的趣事,使我笑了笑,怅然若失之情稍得缓解。

我也跟老友讲起我和杨老师的交往点滴,虽然不曾见过面,但杨老师的言语举止使我感到他就是一个慈祥可亲的长者。茶馆里播放着清淡的古筝曲,稍稍安抚人的心绪。我们两人意犹未尽地聊着,话题也从杨老师转移到我们各自的生活现状。我感谢老友的陪伴,让他在我伤心时给予慰藉。离开茶馆,我的心情平静许多。

我明白,杨老师虽已不在,但他对我的恩泽将随我终生。

我会怀着感激的心情,继续阅读他的文章,从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杨老师,您一路走好,我会牢记您给我的教益,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生命虽短,但美好的回忆将存在我的心中,直至生命的尽头。

回到家,我翻出杨老师寄给我的信和书稿,一张张地看过去。

那些字里行间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聪慧,使我获益匪浅。我记起杨老师曾在信中写道:年轻人总是心浮气躁,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和名位,而忽视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其实人生的真谛,就在于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品尝简单的幸福。”

如今我越发体会到这番话的意义。

我一直太过执着于工作,忘却了照看年迈的父母;我总是告诉自己还有很长时间,等到事业稳定了再回家探望他们。但生命的脆弱让我明白,我应该在还有机会的时候,花更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只是在节假日匆匆走一趟,带些礼物过去。我给父母了电话,告诉他们我要回家住几天。

电话那头,父母欣喜的语气使我的心头一暖,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将带着杨老师给我的启示回家,用心去理解和体恤父母的心情,弥补与他们日渐疏离的。

回到老家,一推开门,就看见父母期待的笑脸。

母亲紧紧地抱住我,父亲拍拍我的肩膀,眼里噙着泪花。我亲吻母亲的面颊,向父亲问好,心里充满歉意和难过。接下来的几天,我陪伴着父母,听他们诉说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我也倾诉自己最近的发展。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母亲的手比从前更加苍白粗糙,父亲的步履也不似以往稳健。

他们的变老使我感到一阵揪心,我明白以后机会不多,我必须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临行前,母亲拉着我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儿子,以后多回来看看我们,我们想您想得不得了。。。。。。”我紧紧地拥抱母亲,点头答应她的请求。

我离开老家,心情沉重而复杂。与父母短短几日的相处,让我认识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杨老师生前的教诲在我脑海里回响,我明白父母便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存在,我要为未来的相处做好准备,不再让无谓的工作和理由把我们分离——因为生命太过短暂,我不想留下什么永远弥补不了的遗憾。

杨老师,感谢您让我醒悟过来。我会记取您的教诲,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不再让时日白白流失。这也许就是您留在世上最美好的回忆了吧——见证着您教导的学子一点点成长,并向更多人传递您的人生智慧。感激不尽,杨老师,感激不尽!

回到工作岗位,我的心境了微妙的变化。

原来我一直太过执著工作,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疲于奔命,忽视生活中许多简单而重要的事物——像家人朋友的陪伴,健康的身体,清闲的时光等等。现在我懂得放慢脚步,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刻。有天,同事约我一起吃饭,我爽快地答应了。过去我常常会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如今我明白同事们的好意,我不应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却他们的善举。吃饭时我们聊得热火朝天,话题涉及工作与生活,我发现原来大家对我的了解还不深,我也不够了解他们。我决定以后要积极参与同事们的活动,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周末的时候,我带着鲜花来到杨老师的墓前。

墓前的草坪上,杨老师的墓碑矗立着,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不减其所有意义。我跪下身来,将花架在墓碑前,默默地向杨老师致敬。在杨老师生前,我总想见他一面,现在终于有机会来到他的墓前,虽然会面已不可能,但我的心却得到慰藉。杨老师,您一生追求真理,教导后人,布施甘霖。您的文章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观,您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您的教诲,我开始懂得生命的真谛,珍惜眼前,去理解和体谅他人。

我站在杨老师的墓前,久久不能离去。

人生有太多的惊喜与感动在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不再在生活的表面流连。看着杨老师的墓碑,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生命虽短,但只要我们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地活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生命就已经充实而圆满。杨老师,谢谢您,让我在迷茫时找到前行的方向,在困顿时得到慰藉。我会继续努力,以您为榜样,在有生之年不断超越自己,追求生命的真谛。

我想起杨老师生前的教诲,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追求何种荣誉或成就,而在于他对身边人的影响力。如果一个人的离世,可以让很多人感到遗憾和不舍,并且启发他们去珍惜生命,体会生活的细致美好,那这个人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杨老师的这番话是对的。他的离世让许多人伤感不已,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清生命的真谛,亲人的重要,以及幸福简单的真谛。这也许是我们对您最大的怀念吧——让您的智慧得以广被流传,让更多人因您的教诲而获得新生。

人生充满变数,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与亲人。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蒙在鼓里,直到真正失去了才后知后觉。这些美好的时刻将在记忆中承载我们一生,在未来的岁月变迁中给予慰藉。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每一次我迷失方向或感到疲倦时,都会想起您的教诲,重新振作,勇敢地向前。您已经离开,但您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直到生命的尽头。师恩浩荡,感激不尽!愿您在天之灵魂安息,我的恩师,永远的导师——杨老师!我离开墓园,心中感慨万千。祝愿我能够继续传递您的爱与智慧,让更多人因您的精神而获得新生。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一年多过去了。

我依然常常想起杨老师,想起他生前的教诲和那通安慰我的电话。他的话语像一盏明灯,在我的生命道路上指引着方向。这一年多里,我努力实践杨老师生前的教益。我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聚会聊天,不再总是让工作填满生活。我开始体会幸福的真谛——家人的关心,朋友的陪伴和生活中的小细节。工作上,我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执着于晋升和事业的发展,而是学会停下来,和同事建立更深厚的感情。我们一同吃饭聊天,了解彼此的生活现状,这让工作的压力和疲倦都得到很大缓解。

我发现,工作与生活并不一定就是对立的,只要我们学会在其中寻找平衡,珍惜一切。有时,我会带着家人来到杨老师的墓园。虽然杨老师生前并不认识我的家人,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杨老师让我们能重新聚首,度过更有质量的时光。杨老师,感谢您,让我有机会寻回生命中最重要而简单的幸福——家人的陪伴。

今天是清明节,我一个人来墓园扫墓。

墓园里的杨老师墓前,我蹲下身,手掌抚摸着冰凉的墓碑。杨老师,一年多来,您的教诲一直在我生命中发酵,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会继续努力,不去追求虚荣的事物,而是学会在生活中简单地快乐,珍惜与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去理解和体谅周围的人。这也许就是您一生追求的——让更多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找到真谛,获得新生。杨老师,我来到您的墓前,是想再一次向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一年多的时间,您始终在我心头,您的话语伴我度过了许多难关,让我认清自我,学会感恩。

我的老师,我永远怀念您!您在天之灵,请安息吧!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我站在杨老师的墓前,两年前的场景仿佛昨日刚刚。杨老师,两年来,您的教诲一直在我生命中发酵,让我越来越懂得珍惜当下,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刻。这两年里,我继续努力与家人朋友维系更深厚的感情。我学会理解父母的想法,周末常回老家探望他们,听他们诉说生活中的琐事,也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烦恼。和朋友的聚会也越来越频繁,我们一起畅谈人生,分享彼此的喜与忧,这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

在事业上,我不再执着于追求荣誉或晋升,而是学会在工作中寻找意义,和同事建立信任。

偶尔的聊天与团建活动,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工作的压力,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收获之一。两年来,我有时会翻开杨老师寄给我的信,那些句句珠玑般的话语总能让我感受到杨老师对生命哲理的领悟。我记得杨老师曾在信中写道: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有没有好好活过。如果一个人离世后,留给大家的回忆都是他与所爱之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刻,那么这生命便已经圆满。”杨老师,感谢您给我的启示。两年来,我努力实践您的教诲,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珍惜生命中简单而宝贵的时刻。

我们要学会好好地活着,不再在生命的表面流连,要学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幸福与意义。只有当我们懂得珍惜当下,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分享生命,体会简单事物中的美好,这生命才算完满。 生命短暂而又易逝,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什么,更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明天。所以我们要像杨老师教导我们的那般——要勇敢地去爱,去关心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后悔当初的错失与遗憾。

只有我们学会在有生之年珍惜眼前,这生命才不会在将来的某个夜深人静时分,成为我们心中的遗憾。杨老师,您教会我们最宝贵的生活真谛,我会牢记于心,并传递给更多迷失的生灵。我相信有朝一日,当我生命的结局亦如您一般降临时,我能够仰望天空,微笑着离开人世——因为我已尽力活出了最真挚的自己,已经与心爱的人一起分享了生命中所有的喜与乐,并不留有什么遗憾。

这一生,感谢有您的指引,使生命变得完整。杨老师,我的恩师,我永远怀念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一福大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