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评文旅丨文商旅综合体业态同质化,流量逻辑如何进化?

蔡吉娣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最近在跟业界朋友交流,谈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文商旅综合体的流量逻辑。国内知名的成功文商旅综合体不少,正佳广场,超级文和友,这有山,大唐不夜城等,都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不同程度的成功。

在取得如此成功的基础上,未来发展还可如何提升?依我之见,下一步重心应转向对流量的精耕细作,即对存量进一步细分挖掘。在找到以商为首要目标的流量后,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旅或休闲消费。以商为始意味着访客主要是为了逛街,购物,大多是免费获取的流量,想要发展至体验或休闲,就需要在商业综合体中相关项目上进行付费。这种转化逻辑不同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主题公园主要以体验游玩为起点,通过强场景刺激,转化成商业消费相对容易,而以逛街、购物为主要目标的用户群体想要转化为文旅消费,则相对较为困难。

这两者表面看形态相似,但实质差异很大,这也是很多文商旅综合体失败的原因之一,只注重表面,缺乏业态布局逻辑,未深入思考客流差异和转化逻辑。反过来同样如此,许多乐园或景区商业模式失败,其最根本原因在于未激发IP场景刺激下的购物冲动。因此,文商旅的进化逻辑应借鉴互联网思维。首先找到突破点,通过引流产品逐渐叠加内容,不断迭代玩法,从租金模式向互联网ToC模式转变。这一步看似简单,实际却极大考验运营能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一福大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