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爱的人?
01 再见爱人
强烈推荐大家都去看《再见爱人》,第三季上线了,简直就是当代的《故事会》《知音》。每期追看,隔天中午再和饭搭子圆桌讨论,观点交锋。
我看这类真人秀综艺的动机在于,看看婚姻都会触礁在哪里呀?那,我不要往那里去。
其中一对嘉宾夫妇(叫夫妇也并不准确,因为他们并没有领结婚证),叫睡睡和张硕,这一对在第一期集中爆发的是一场关于婚礼上婚闹的争执。
这让我这个屏幕外的旁观者分外愤怒,以及无力。
第一层愤怒,来自对婚闹这个陋习本身的愤怒。第二层无力,来自节目中,两者对话没有地基,完全建立在虚空中,张硕完全没有做好倾听的准备,遑论理解。
节目中呈现的睡睡与张硕之间,隔着一整本波伏娃的《第二性》。
《异见时刻》中写道金斯伯格大法官的一个观点: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一个观念。我认为需要逐步累积、循序渐进。真正的、可持续的改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会发生。所以金斯伯格一辈子保持耐心,计划好策略,偶尔还需要装聋作哑。
如果我是睡睡的话,我不会对男性建立类似预期。我很可能会选择在震耳欲聋的沉默中,分手并离开这段关系。
Simone de Beauvoir, Chicago, 1950. Photo Art Shay.
镜头来到另一对嘉宾夫妇,傅首尔和老刘。
节目组提出问题,请将时钟拨动到一天中最舒适的时间。
老刘把时钟拨到了晚上23:00点,说“正好那个时间孩子也睡了,可能完完全全放松了,可以去看一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傅首尔说,一天中最舒服的时间是夜里十二点,零点钟。
复盘和总结?!想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雷达响起,这线索非常明确,她绝对是一个强未来时间导向的人啊。
观察室里的嘉宾们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老刘喜欢结束,傅首尔喜欢开始。
这导致,两个人最舒服的时刻里,都没有对方。
来,这是一道非常生动的人生应用题,大家一起听听题:请尝试从时间观角度,分析傅首尔与老刘的婚姻问题。
是时候祭出下面这张图片了。
可以说,和他们在冈萨雷斯作品中拨动的舒服时刻如出一辙。原本同步同频的生活开始变得慢慢不同步,开始连交集都没有了。
两个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两段时间。以何种态度追求时间的交集,可能决定了一段关系的走向。
02 改变的草灰蛇线
最近刚读完一本神作《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其中作者讲到了她经历的一次悲伤分手。
分手是男方先提出来的,他不想参与作者的育儿生活。
分手后,作者依然疯狂在社交媒体上追踪前男友的动态:根据社交平台点赞记录上揣测约会对象,根据他会给一盘沙拉拍照揣测他一点也不难过。
这位前男友非常迅速切换到了没有女友的生活,并且毫无战损。导致作者不断追问:“我有被在乎过吗?”
她的心理治疗师对此的洞察是:当你还在网上暗中观察男友时,就像看着他的未来在你眼前展开,而自己却被冰封在过去。
妙啊!改变「和过去的关系」是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不会无端端拥有一个未来,未来的线索往往草蛇灰线埋藏在过去。
所以我非常喜欢微博「去年今日」的功能,每天都会点进去看一看。一年前、三年前、五年前的今天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为什么而心碎?为什么而雀跃?
蒙头狂奔的日子,如果没有记录,就像没有发生一样。
03 假如我是睡睡
那新的部分从何而来?往往从旧的部分脱胎而来。
复盘过去,计划未来是一体两面,复盘与计划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双生子。
月底的时候,趁着所有事情都还很新鲜,特别利于复盘。那在刚刚过去的9月1日的开学直播中,潇洒姐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月度“复盘与计划”。
讲解的颗粒度非常友好,可以快速上手。大家只需要准备好:
①一本2023效率手册;(如果没有一张白纸也行)
②一支笔;
③一段独处的时间;
接下来是这一场直播的笔记内容。
Part 01
展开月计划页,看到“本月重要的事”。
【第一行】把上个月重要的事儿写下来,后面写上完成度百分比。你要敢于用一个数值来标注。Eg:大姐在八月完成了儿童时间管理这本书的写作,完成度就是100%;而由于投入了大量时间写作,留给健身的时间额度不多了,那么健身的完成度就是30%。
【第二行】把八月未尽事宜腾挪到这一行。Eg:希望把健身的强度拉起来,那么在九月的日程中安排更多时间给运动这件事儿。
【第三行】 回溯一生的计划。回顾一下优先级的第一名,把这个第一名写到「本月重要的事」区域,提醒自己一年开端的初心和对自己的期待。
【第四行】写你在九月中你认为能够完成的重要紧急的那件事儿。
Part 02
来到月计划页的第二部分,你会看到效率手册上印刷的两个名词,专注与沉迷。
很多人不明所以,这两处应该如何填写。
那我们首先来听一听,效率手册设计者对这两个名词的定义与解读。
【专注】是进入心流时间的第一层,表示你有能力摆脱手机的干扰,你能够坐下来,让你的思维与眼睛在一件事情上长时间关注25分钟以上,有能力对自己进行专注的要求和安排。
【沉迷】是进入心流时间的第二层,表明你终于进入了一件事情,用心于它,把自己的精神和时间安放进去之后,获得其中的乐趣。
穿越了专注与沉迷,我们得以来到心流层。
带着对这两个名词的理解,那么我们如何填写呢?
【专注】你要描述在八月份你被手机干扰的情况。一天的24小时中,第一个八小时我们睡觉,第二个八小时我们工作,那在第三个八小时中,我们有多少小时是在玩手机?回溯一下这个时长。
如果你有超过五个小时时间都在玩手机,那么你可能是手机上瘾,这样的你,珍贵的注意力已经被打的稀碎,没有留时间给自己成长。
那么目标就变成了,九月份让它有。在第三个八小时中,每天给自己留一个小时,让这个小时变成一个硬性指标。
【沉迷】你最想进行的那个人生项目的进展,八月份进行了多少?请注意,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儿应该只有一件。能把事儿办成的人,都在集中精力办大事儿,力出一孔,而不是细细碎碎地办一大堆小事儿。
Part 03
来到月计划页的【重要的关系】。
人在时间中应该做什么?
应该在时间中和最亲爱的人「沟通」、「对话」呀~
试一试把你刚刚写的那些,和你最亲爱的人一起分享,告诉TA:看,这是我九月份的计划,重要的事。并且回问,那你九月份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呀?
做一些推心置腹的聊天。当这些对话流动在人与人之间,心与心就走近了。
把最重要的事情说给最重要的人听。
写到这,我突然回想起一种广阔而中二的热血。
这种感觉收录在《让我们相逢在更高处》一书中的文章,当时竟然不自量力的写了一句:我要书写中国女性发展史。具体如何做呢?此时我倒是找到了一个线索,也许我可以成为一位波伏娃金斯伯格的民间推广大使,影响带动更多身边的朋友阅读《第二性》《异见时刻》!
如果我是睡睡,我会向重要的人——张硕——发起一个邀请:亲爱的,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本书吧。
04 你会写下谁的名字?
那么谁是重要的人呢?谁是你爱的人?
在人类学中,有个邓巴数字理论。一个正常的人类,在同一时间段中,所能维持的最大社交数量约为150人左右。而能维持深度交往的是20人左右。除去家人至亲所占的额度,剩下的配额显得稀有珍贵。
我有一个奇奇怪怪但怪有道理的观察方法。依次进入自己的微信→通用→存储空间→聊天记录→管理,这个页面中将展示的,是与我通讯频繁的人,大概率他们是我的重要的人,是我爱的人。
那么,谁是你的重要的人呢?
你在那里会写下谁的名字?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TA吧~
与TA分享一下你的10月最重要的事儿吧~
周五愉快🎠
如果你行动了
点一个在看和👍🏻吧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