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育儿讲座,看过育儿书,可到实践还是不知所措!这本书可能是你急需的!

蔡吉娣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成长过程身体和心理同样重要!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线上线下各种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看过很多育儿书籍,但是真正和孩子日常相处中依然不知所措!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接着往下看吧!

蒙台梭利教育法讲师手把手教你家庭育儿实践法——《5岁前的工作》!

蒙台梭利教育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可以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五官感觉、智能(语言、行为)等练习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充分尊重孩子成长步调和内在需求的教育方法。其教养原则是“日常即工作,工作即教育”。

但是如何把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是一个问题,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每个家庭的情况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5岁前的工作》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讲师,她将自己的育儿心得,结合10年工作中与25000对亲子接触后的总结经验,融合到了蒙台梭利教育中,总结出这套让孩子爱上自己动手的蒙台梭利家庭实践法。让孩子在生活中、运动中、玩耍中通过“工作”的形式完成动手能力、五感训练、自我认可、主动学习、调节情绪等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初拿到这本书,还以为是家长需要做的工作,真正翻阅这本书,才知道这就是我身边的育儿宝典啊。

可以当做育儿手册

在日常带娃中有困惑时可以翻翻看,就比如近期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太顺着琪琪。有些事情明明她可以独立完成,却还是会寻求帮助,我担心一味地宠爱会惯坏她,所以在她向我发出请求时故意忽视,或者只是口头建议,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她的磨蹭或哭闹而吼她。

直到看到了这本书有一个目录是这样的:“允许撒娇”和“溺爱孩子”的区别。

当我明白了两者的区别,并且意识到真正的独立离不开“撒娇”后,当琪琪再次出现寻求帮助或者某些其他行为时,我能够很快的感知到她“想撒娇”的心理,我就会以温柔的神情和实际行动去守护她内心想独立却又不安的情绪,慢慢培养出她独立自主的能力。

也可以当做“小神兽”使用说明书

书里把0—5岁的宝宝各年龄段的特点和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推荐的“工作”都一一列举了出来。着急的父母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页面进行实践。

不过还是建议父母能够静下心来多了解了解我们的宝贝,这本书不仅是要教会父母如何让孩子在“工作”中获得能力,更是希望通过父母安排“工作”和孩子完成“工作”的这个过程,能够让父母和孩子获得幸福的亲子陪伴时光。毕竟时光匆匆,我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过短短几个春秋。

所以,让我们在静等花开的时光里和孩子共同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一福大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