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为何强盗不敢去抢?看腰上绑什么

在影视剧中,总能看到一个情节:一个差役驾驶着汗血宝马,手里拿着文书快速前行,等到了城门前,大喊:“八百里加急,阻者亡!逆者死!” 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故事吗?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众所周知,古代交通比较落后,两地的交流闭塞,一个消息,从事发地传到京城,可能需要半个月以上。 在《梦溪笔谈》中曾有过描述,古代书信传令是...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

古时候的驿站就是供传递军事文件的“快递小哥”中途休息、食宿,换马换人的中转站,一般是相隔二三十里地就设置一处驿站。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当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至少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是特别紧急,速度还要增加,可以达到每天400里、500里、600里,甚至是800里。 从周朝起...

六百里和八百里加急有什么区别?真相没人信,五百里是极限

在许多古装影视剧中,官员送东西时常常说“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那么这两者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真的能日行八百里吗? 这就得从古代的驿站说起,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军事情报人员休息和换马的地方,那个年代没电话,传递信息只能靠人,交通工具就是马,跑长途就需要换马,跟车加油差不多。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

  • 1
  • 共 1 页